信号与系统中,LTI连续系统激励为f(t)和h(t)如图,画出系统的零状态响应y(t)的时域波形

2024-05-05 15:16

1. 信号与系统中,LTI连续系统激励为f(t)和h(t)如图,画出系统的零状态响应y(t)的时域波形

y(t)=f(t)*h(t)

f(t)=δ(t)+δ(t-1)

y(t)=h(t)+h(t-1)=-t+1+2-t=3-2t

信号与系统中,LTI连续系统激励为f(t)和h(t)如图,画出系统的零状态响应y(t)的时域波形

2. 线性时不变(LTI)系统的冲击响应在n<0时h(n)为0吗?

h(n)是以冲激信号为激励产生的零状态响应;
在n<0的时候,系统激励为零,响应只与初始状态有关,而h(n)又是零状态响应,所以为零;
我们求出来的冲激响应后面都有加u(t)。

3. LTI系统响应的零状态响应与冲激响应是什么关系?

这是由LTI系统的齐次性决定的。当输入变为f(t)的时候,因为冲激响应的激励为单位冲激信号,且f(t)*单位冲激信号=f(t),所以输入即为f(t)*单位冲激信号,可以看成一个常数A乘以单位冲激信号,所以得到的系统响应为A*h(t),即f(t)*h(t),所以响应y(t)=h(t)*f(t)。

LTI系统响应的零状态响应与冲激响应是什么关系?

4. 无论是确定系统,还是随机系统,在随机激励作用下其响应是随机的

  这就是说明了大自然的本质是处于混沌状态的,大自然的一切活动本来就是一个看起来是无序的、但是有方向的确定性过程。如果一个变量或一个过程的演进、或时间路径看似随机的,而事实上是确定的,那么这个变量或时间路径就表现出混沌行为。这个混沌效应就是由一个确定的非线性方程生成的行为。

5. 2010年浙大考研真题:如某一连续时间系统对sinw0t的响应包含该信号的谐波,证明该系统为一非LTI系统.

LTI系统的两大特性:
1、线性
2、时不变性

对于本题,对单频信号的响应包含其谐波,证明响应产生了新的频率分量,就证明是非线性。

2010年浙大考研真题:如某一连续时间系统对sinw0t的响应包含该信号的谐波,证明该系统为一非LTI系统.

6. 信号与系统中LTI系统的特点是什么?

信号与系统中LTI系统的特点是齐次性、叠加性、线性、时不变性、微分性和积分性。
线性时不变系统:既满足叠加原理又具有时不变特性,它可以用单位脉冲响应来表示。单位脉冲响应是输入端为单位脉冲序列时的系统输出,一般表示为h(n),即h(n)=T[δ(n)]。
任一输入序列x(n)的响应y(n)=T[x(n)]=T[ δ(n-k)];由于系统是线性的,所以上式可以写成y(n)=T[δ(n-k)];又由于系统是时不变的,即有T[δ(n-k)]=h(n-k)。
从而得y(n)=h(n-k)=x(n)*h(n);这个公式称为线性卷积,用“*”表示。



扩展资料
LTI系统的理论的基本结论是任何LTI系统都可以完全用一个单一方程来表示,称为系统的冲激响应。系统的输出可以简单表示为输入信号与系统的冲激响应的卷积。这种分析方法通常称为时域观点。相同的结果对于离散时间线性移位不变系统也成立,其中信号为离散时间取样信号,并且卷积对序列定义。
同理,任何LTI系统的特征可由频域的系统传递函数刻画,它是系统冲激响应的拉普拉斯变换(在离散时间系统的情况下为Z变换)。由于这些变换的性质,该系统在频域的输出是传递函数与输入的变换的乘积。换句话说,时域中的卷积相当于频域中的乘法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线性时不变系统理论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线性时不变系统

7. LTI系统输入为f(t)=δ(t) +δ( t 1),响应为y(t)=u(t)-u(t-1),求该系统单位冲激响应h(t)并画波形

对输入求拉普拉斯变换:F(s)=1+e^(-s) 对输出求拉普拉斯变换:Y(s)=[1-e^(-s)]/s 所以H(s)=Y(s)/F(s)是h(t)的拉式变换,对H(s)求拉式反变换就是h(t) 如果f(t)=δ(t) -δ( t 1)的话,h(t)=u(t),波形就是t≥0时的一条直线

LTI系统输入为f(t)=δ(t) +δ( t 1),响应为y(t)=u(t)-u(t-1),求该系统单位冲激响应h(t)并画波形

8. 无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有什么区别

您好!
   无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的区别就是:一个是原因一个是结果。
   无条件反应是由刺激直接引起的,不需要学习的反应。与其对应的刺激就是无条件刺激,这一过程叫无条件反射。
   无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一个是原因一个是结果。整个过程则称为无条件反射。
   例如:食物引起唾液分泌。食物是无条件刺激,唾液分泌是无条件反应,食物引起唾液分泌这个现象就叫无条件反射。
   由此可得:无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的区别就是原因和结果的区别。 
   参考资料:《普通心理学》/彭聃龄/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/2004-3-1第3版